今日視點:熱搜上的釹磁體 憑啥讓美國擔心卡脖子?
當代“永磁王”釹磁體,成為這幾日熱議的主角。這是因為呀,美國一聲令下,宣布“不限制主要從中國進口的釹磁體”。理由中提到,去年美國進口的燒結釹磁體中,中國出產占到了75%。(燒結,就是將粉狀物轉變成致密體,主流制造工藝)
訪問:
(資料圖)
Parallels Desktop 18 今年首次促銷:限時75折
一時間引發了熱議,網友們雖然對這種“雙標”操作習以為常,但依舊被惡心到了:
怎么可以把可能卡脖子說的這么清新通俗。
而事實上,作為應用于手機、汽車甚至導彈、戰斗機中不容或缺的動力材料,起初是由美國參與研發,甚至在90年代,一度還是這個產業鏈上的第二主導者(第一是日本)。
但如今,在美國本土卻沒有一家大型參與制造企業,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現代永磁之王”釹磁體到底是啥?
首先,還得從釹磁體這一主角開始說起。
提到磁鐵,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但不為大多數人所知的是,它幾乎存在于所有事物中。尤其是其中能長久保持磁性的永磁體。
小到我們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機、音響,大到電動汽車、紅外制導導彈,永磁體成為大多數電力系統中不容或缺的部分。
前陣子美國發現在F-35戰斗機的發動機用了中國產的合金磁鐵,于是不得不暫停交付。
這其中,釹磁體,也叫做釹鐵硼(NdFeB)合金,是目前世界上磁性最強的永磁材料,可吸引遠重于自身重量1000倍的物體,有著“現代永磁之王”的美譽。
而且它的體積小、質量輕、能量密度高、穩定性強,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產生更多的單位功率,飽受行業偏好,主要應用領域包括:汽車、風力發電、智能手機、機器人、計算機硬盤、軍用設備等。
△圖源:Macro Polo智庫
2019年,相較于其他永磁材料,市場占比高達65.8%。而這種趨勢隨著清潔能源轉型的推動,將變得更加突出。
報告顯示,未來十年,假設沒有重大技術突破,僅電動汽車和風力渦輪行業,就將推動80%的高性能釹磁體的需求,兩個行業需求增長400%。
這其中又以電動汽車為典型。
首先,汽車行業本身就是釹磁體最大的需求方,2019年就占總需求的49.3%。(其中,燃油車占比37.5%)
△圖源:Macro Polo智庫,資料來源:華寶證券
而電動車所需的釹磁體則遠高于燃油車的10倍以上,在未來,電動汽車的逐步滲透幾乎是可以預見的。
因此電動汽車對釹磁體的需求將會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據華寶證券估計,2019年到2025年,電動汽車對磁鐵的需求預計增長600%,超過35000噸。
目前,全球只有十幾家(中國有八家公司)具備為向特斯拉等汽車公司提供相應的產品和質量的能力。
這么重要的釹磁體以及可預見的爆發式需求,也就不難理解美國此舉。
但如果翻開整個釹磁體的發展歷程,美國曾經在產業鏈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美國曾主動放棄釹磁體產業
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的通用汽車和日本的住友幾乎同時研發了釹鐵硼化合物。一經推出,大家都驚嘆于它的強大,并有意將它推向更多應用。
但不同的是,兩家企業采用了不同工藝。美國堅持使用粘結釹磁體,日本則采用燒結工藝。
放在當時,粘結工藝應用廣泛價格便宜;但燒結可以產生很強大的功率,因此更受到行業熱捧。
如今,燒結釹磁體成為綜合性最強的材料,前面提到的應用場景也基本上采用這個工藝。
因為沒有受到行業青睞,通用汽車于1995年將磁鐵子公司出售給了一家由中國公司組成的財團;并于2001年關閉了所有在美國的生產線。
從這張圖可以看到,在80年代,美國釹磁體產量最高還占到了25%,位列全球第二。
△圖源:Macro Polo智庫
而這時候,中國早已解決規模生產問題。在2000年后正式超越日本,成為全球釹磁體生產份額第一的國家。
眾所周知,我國是稀土資源大國。資源等方面帶來的優勢,使得過去幾十年來,我國稀土永磁材料在研制和生產上都發展神速。
2000年代中期,中國占全球釹磁體產量的近80%。
經過二十余年發展,如今我國幾乎占據了整個稀土永磁體產業鏈。擁有近60%的開采量,超過85%的加工能力,產量占比超過90%。
國內產業鏈上,上游稀土開發集中在內蒙古、四川、江西等地,生產制造集中在浙江。代表企業有中科三環、金力永磁、正海磁材等。
其中,中科三環隸屬中科院,是國內最大的燒結釹磁體生產制造商。2022年公司燒結釹鐵硼的產能為2萬噸,并計劃在今年繼續擴產1萬噸。
金力永磁毛坯產能達到2.3萬噸,并還在進一步擴建產線。
相比之下,美國的釹鐵硼生產制造十分冷清。時至今日,美國沒有一家大型企業有釹鐵硼制造業務,對釹磁體的依賴非常嚴重。
其釹磁體進口總量中,75%來自中國,9%來自日本,5%來自菲律賓,4%來自德國。
這使得海外企業在使用釹磁體上非常慎重。
比如美國能源局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特斯拉一開始沒有選用永磁體電機技術路線,就是因為擔心供應鏈問題。
不過生產制造方面占據主導地位,并不意味著我國稀土永磁體產業就已經形成絕對長久優勢。
因為在專利技術方面,我國很多企業都還是從日本拿授權。
日立金屬公司在全球保有600多項燒結釹鐵硼專利,幾乎壟斷了從釹鐵硼成分到燒結生產全流程的專利。
目前日立金屬僅把高端燒結技術授權給了我國8家企業,其中就有上面提到的中科三環、正海磁材。
這意味著,國內僅有4%的稀土永磁體企業可以生產高性能磁體。其余大多數企業,只能生產中低端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還會造成產能過剩。
據2018年數據,我國生產的近16萬噸釹磁體中,只有15%被認為是高性能磁體。
而統計截至2018年的數據,中國生產了全球87%的釹磁體,但高性能類型占總量的48%,其余來自日本和德國。
One More Thing
盡管研發起步落后于歐美日本,但我國一直在稀土永磁體研發上奮起直追。
這其中還有則趣事——
1983年,日本住友公司金子秀夫教授宣布,他們發明了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其磁能體積高達36MGOe,也就是釹磁體。
當時,我國材料科學家謝宏祖提問:
先生,釹鐵是組不成合金的,還有什么元素?
金子秀夫教授笑而不語。
最后,在美國物理學會第29次磁學與磁性材料年會上揭曉答案,即Nd2Fe14B。
之后,正是這位向金子秀夫提問的中國科學家,帶領團隊在采用低氧工藝實驗室,研制出了最大磁能體積為52.2MGOe的釹鐵硼永磁材料,達到了當年世界最高水平。
1994年,丁肇中院士為美國宇航局尋求高性能磁體時,選中的也是謝宏祖發明的永磁體材料。
△著名稀土永磁體專家謝宏祖
據了解,謝宏祖曾被評為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次,國家三等發明獎一次,國家“七五”攻關優秀個人獎,并被評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關鍵詞: 視點·觀察 熱搜上的釹磁體 憑啥讓美國擔心卡脖子 cnBeta
推薦
-
-
與亞馬遜Audible展開競爭 Spotify在美國推出有聲讀物服務
已在美國推出有聲讀物服務,此舉欲與亞馬遜的 Audible 展開競爭。Spotify 稱,用戶可在 Spotify Ap...
來源:TechWeb -
YouTube視頻網站中“不感興趣”按鈕幾乎沒有任何作用 類似相關視頻還會出現
有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即使用戶對 YouTube 中某些類型視頻選擇了不感興趣,但是類似相關的視頻還會出現...
來源:鳳凰科技 -
-
-
Instagram短視頻功能發展正趨于停滯 觀看時長不及TikTok十分之一
幾個月來 Instagram 一直在努力發展其短視頻項目 Reels,但據一份內部報告顯示,短視頻功能的發展正...
來源:TechWeb -
-
-
-
直播更多》
-
2022無錫(北京)科技合作洽談會74個重大項目簽約 總金額達到202.34億
在近日舉行的2022無錫(北京)科技合作洽...
-
2022無錫(北京)科技合作洽談會74個重大項目簽約 總金額達到202.34億
在近日舉行的2022無錫(北京)科技合作洽...
-
構建網絡安全保障體系 天津濱海高新區在信創安全領域持續發力
9月上旬,天津濱海高新區內企業麒麟軟件...
-
解放大量人力物力 智慧漁政網絡為執法插上科技翅膀
有人正在長江非法垂釣!近日,武漢市農業...
-
將加強政策引導 廣西管局推進自貿區工業企業工業互聯網建設
近日,廣西信息通信業與中國(廣西)自由...
-
快手高級副總裁帶隊國際化業務一個多月 對部門組織架構進行調整
快手高級副總裁馬宏彬在帶隊國際化業務...
資訊更多》
焦點
- 補齊訓練短板 科學組訓助力獵鯊海天
- 廈門國家火炬高新區專精特新企業培育項目開班 50名備企業高管開啟研學之旅
- 為禁捕退捕裝上“數字眼” 中國聯通助力長江黃河流域水域治理
- 順豐同城寄丟20克黃金保價8000元只賠2000元 當事人質疑保價意義何在
- SK明年將在韓國投資73萬億韓元提升產能 未來5年還將投入25萬億韓元
- 大理州首個文旅行業5G應用 5G智慧文旅項目落戶銀都水鄉
- 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全面恢復線下舉辦 大量“智慧家居”類產品吸引眼球
- 中俄邊境地區無線電頻率協調工作組及專家組會談 近日以線上視頻形式召開
- 浙江移動物聯網連接數突破1億 率先邁入萬物智聯時代
- 全力構建數據出境的“安全屏障” 9月1日起《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正式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