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消息!大學生設計的塑料收集機器魚贏得仿生機器人競賽大獎
(資料圖片)
據New Atlas報道,想象一下,如果有一種機器魚能在游動中過濾水中的微塑料顆粒。現在這種機器魚已經出現,而且它是薩里大學首屆仿生機器人競賽獲獎概念的實物版本。薩里大學的仿生機器人競賽在今年5月宣布,邀請公眾提交他們關于動物或植物啟發的機器人的想法,這些機器人能夠執行幫助世界的活動。
賽事主辦方計劃要求來自英國和歐洲各研究機構的小組成員選擇他們認為最好的概念,隨后將其制成一個功能原型。工程師們將繼續進一步開發該技術,此外,普通人也可以通過訪問該設備的開源計劃來進行開發。
最終獲勝的作品是由化學系本科生Eleanor Mackintosh設計的塑料收集機器魚,而Eleanor恰好是薩里大學的一名學生。
該機器魚通過拍打其尾巴來游泳,在這樣做的時候,它的嘴大張著,將水(和微塑料)收集到一個內部空腔中。一旦這個空腔被填滿,機器魚就會閉上嘴巴,打開類似百葉窗的鰓瓣,并通過提高空腔的底部將水從這些鰓瓣中推出。附在鰓瓣上的一個細網允許水通過,但捕捉塑料顆粒。
在其目前的物理形態中,50厘米(19.7英寸)長的機器魚可以收集小至2毫米的顆粒。它還采用了機載傳感器來監測濁度和水下光照水平,此外,它還利用一個IMU(慣性測量單元)來跟蹤它在水中的運動。此外,它還能在黑暗中發光。
也就是說,可以想象未來的化身可以捕獲更小的顆粒。其他可能的改進包括更快、更符合水動力的身體形狀,更有力的尾巴,以及自主游泳的能力--目前的原型是通過硬接線遙控工作的。
“水污染,尤其是塑料污染,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受影響的不僅僅是海洋,還有河流、溪流、湖泊和池塘。這使得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解決方案,”Mackintosh表示。“我的設計重點是在其功能上具有多功能性。還有什么比生活在水體中的生物更能解決水體的問題呢?魚類適應它們的環境,而鰓是自然界中一種不可思議的機制,專門用來過濾氧氣進入血液--所以我的設計以此為基礎,目的是為微塑料創造一個過濾器。”
比賽的創造者Robert Siddall博士在下面的視頻中提供了關于機器魚的更多細節。
訪問:
京東商城
推薦
-
-
-
-
-
-
-
-
-
富滿油田累計生產油氣突破1000萬噸大關 我國超深層油氣邁入規模開發新階段
10月9日,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富滿油田累計生產油氣突破1000萬噸大關,其中原油867萬噸、天然氣16億...
來源:科技日報 -
直播更多》
-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研究員盤和林:堅持“脫虛向實”增強數字經濟發展原動力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
-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研究員盤和林:堅持“脫虛向實”增強數字經濟發展原動力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
-
整合信息技術優勢 南通打造“智慧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在江蘇省南通市都市農業公園,眾...
-
重慶首個搭載5G基站的無人飛艇成功試飛 最大設計升空高度達300米
近日,重慶首個搭載5G基站的無人飛艇試...
-
世界上最大天文數碼相機 在斯坦福直線加速器國家加速器實驗室亮相
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數碼相機在美國能源部...
-
受捕蠅草對飛蟲觸碰刺激響應啟發 科研人員讓水凝膠做到“條件反射”
從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