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 揭開遠古良渚遺址奧秘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由該校科技考古實驗室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對北村遺址中的陶器、紅燒土和碳化植物遺存開展了系統的年代學分析并取得了重要成果,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第四紀地質年代學》上。
北村遺址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20—2021年發掘的一處良渚文化早期的聚落遺址,目前已發現龍首鐲、玉璜、玉蟬和石鉞等重要玉器和石器,為研究良渚社會的發展、階級分化和探索良渚古城的崛起背景提供了最新的資料。自20世紀牛津大學在陶器中使用熱釋光方法以來,釋光技術在考古領域的應用得到了迅速發展。單片再生法、單顆粒等光釋光技術已被用于測定陶器、瓷器、石器(受熱燧石)、燒土、爐窯、磚瓦、煉渣等考古材料的年代,但是受熱考古材料中礦物的釋光性質尚未開展系統的研究。
為確定北村遺址的絕對年代、探索良渚古城外圍遺址的相互關系,研究人員首次發現并確認了受熱考古材料中石英的中組分特殊信號與600—800℃加熱歷史的相關性。針對北村遺址采用了獨立的釋光測年程序,基于R語言統計模型,測算了陶片與紅燒土的釋光年代,其結果與燒土中分離出的微量灼燒炭屑的碳十四年代一致。
研究結果表明,在規范采樣及針對性測試條件下,釋光測年技術應用在埋藏陶器、燒土類受熱考古材料的年代學研究中具有高準確度的優勢,并有望確定最后一次考古受熱事件,如祭祀、焚燒、烹煮等的高精度年代。(吳長鋒)
推薦
直播更多》
-
陜西省通信管理局 赴延安中央軍委三局烈士陵園開展緬懷悼念活動
楊柳低垂寄哀思,松柏靜穆悼英靈。陜西...
-
精準落實優惠稅率 河北高企稅費減免超百億元
近日,記者從河北省稅務局獲悉,2021年...
-
陜西省通信管理局 赴延安中央軍委三局烈士陵園開展緬懷悼念活動
楊柳低垂寄哀思,松柏靜穆悼英靈。陜西...
-
國內支持北斗智能手機已達3.24億部 占國內智能手機總出貨量94.5%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主要負責同志就...
-
夯實網絡基礎超前布局5G 雄安新區繪就智慧底色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區橫空出世,轉眼...
-
寧暢推出新系列液冷服務器 能耗比傳統風冷節省電20%
想將風冷數據中心升級為液冷,但苦于無...
關閉
資訊更多》
焦點
- 斯坦福大學團隊發表論文 展示大腦運動皮層神經網絡如何實現新記憶索引
- 廣東首座華南唯一 廣州匯云數據中心入選2021年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名單
- 慢性疾病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 低齡化趨勢明顯
- 消除線路施工安全隱患 智慧光網云守護系統成為工地“火眼金睛”
- IMT-2020推進組蜂窩車聯工作組第二十次全體會議 近日在線上舉行
- 氣候變暖將珊瑚推向耐熱極限 人工智能助力尋找耐熱珊瑚
- 取代谷歌GooglePlay 俄羅斯技術開發人員正在打造國產應用商店
- 千名主播齊聚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 為徐聞特產菠蘿代言
- 為什么無癥狀感染者持續大量出現 無癥狀感染者是否有傳染力
- 福州大學配置冷鏈物流紫外光催化復合消殺機 只需5秒即可完成物理消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