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朱高峰 以超世之才和堅忍不拔之志為槳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從青絲到白發,知識報國初心未改,60年與通信為伴,始終將國家需要擺在首位,孜孜不倦刻苦攻堅。2022年5月3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通信技術與管理專家朱高峰榮獲第十四屆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摘下工程界含金量最高獎,榮耀背后是漫長歲月中的堅守,是以超世之才和堅忍不拔之志為槳,在波瀾壯闊的時代長河里乘風破浪、砥礪奮進的不懈追求。
朱高峰曾任原郵電部副部長、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從1958年進入通信行業開始,60余年步履不停,以持續開拓之姿勇攀科技高峰。今年已經87歲的他,仍然緊密跟蹤世界信息技術發展趨勢,不僅深入研究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通信標準體系制定等,為信息通信業發展出謀獻策,而且心系教育大計,為新時代工程人才培養貢獻智慧和力量。
砥志研思孜孜不倦刻苦攻堅
1952年,國家在清華大學物理系選拔6名留蘇學生,朱高峰便是其中之一。“沒有太多想法,國家需要什么就學什么。”朱高峰18歲赴蘇聯留學,響應祖國號召,到蘇聯學習當時國內最需要的通信專業,身負回國參與祖國建設的重任。談及當時生活、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朱高峰說:“出國前打好了語言基礎,過去之后就是學好專業知識,保持自己原有優勢的同時努力去適應新的環境。”
1958年,23歲的他畢業回國,此后長期從事電信科研工作。剛進郵電部不久,中國電報通信的總樞紐電報大樓需要技術支持。由于白天有環境噪音和無線電波干擾,朱高峰帶領團隊在電報大樓連續上了一個月夜班,需要休息的時候就在值班室躺兩三個小時,需要打起精神的時候就去電報大樓樓頂透透風、看看夜景。“樓頂上夜景很好看啊。”談到當時的“加班”經歷,朱高峰沒有提起攻克技術難題的艱辛,在他腦海里浮現的是抬頭仰望過的皎潔明月和靜謐夜晚習習的風。
關關難過關關過,惟實勵新攀高峰。作為中國通信網絡建設、通信標準制定的引領者,朱高峰將自己的學識和專長運用到工作中。當時我國僅有的幾部載波機均來自英國和東歐國家,自己研發載波機的難度不言而喻。他參與主持了多個通信載波傳輸系統的總體設計與研制工作,包括架空明線12路、對稱電纜60路、晶體管60路等。
20世紀60年代初,我國建設第一條對稱電纜60路載波系統,原定全套引進,由于蘇方撤走,改為自行研制。朱高峰帶領技術人員奔走在北京到石家莊300千米的線路上達4年之久,終于研究出長途線路上的性能損傷,如均衡偏差、噪聲和串音等的疊加規律,為后來研究大容量電纜載波系統打下了堅實基礎。
朱高峰負責總體設計的國內第一套中同軸電纜1800路載波通信系統是我國載波通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后他又投身于中同軸電纜4380路載波通信系統的研制工作,這一系統頻帶寬、技術難度大,有些技術達到國外萬路載波系統的水平,打破了國際上對中國的通信技術封鎖。談及當時遇到的困難,朱高峰說:“沒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就是解決一個一個的問題。”
恪盡職守 心系工程人才培養
“交給我的任務我要做好。”談及業務水平提升和技術創新,朱高峰說,“原來是引進借鑒國外的,那我們能不能自己做呢?當時沒有太多想法,一步一步做就是了。”20世紀80年代,電報、電話是“高科技”,還沒有普及開來。朱高峰倡議并組織建設全國長途自動電話網,提出網絡運行可靠性總體設想,推動了通信網絡理論的發展。20世紀90年代,他組織制定了中國長途網絡規劃,對“八五”計劃期間中國22條光纜主干線建設發揮了主導作用。
朱高峰在擔任原郵電部副部長期間,協助部長分管電信、外事,還曾分管過郵政、財務和計劃等工作,在推動我國電信經濟和網絡學科發展、電信全國自動電話網建設、郵政中心局體制網絡建設、電信維護體制改革、經濟核算制度建立等方面有獨特建樹,為我國通信事業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對于親身經歷并引領我國通信事業發展,朱高峰淡淡地說:“人一生能做的事情不算多,能做好幾件事情就好了。”
從1998年到2002年,朱高峰擔任中國工程院教育委員會第一任主任委員,他走進科研院所、高校開展調研,從不憑老經驗或憑空想象發表意見,實事求是,弄清情況后形成自己的意見,對中國工程教育的發展和改革提出了指導性意見。近年來,就工程教育的實踐性問題、教育公平與教育卓越的平衡問題等,朱高峰做了大量嚴謹細致的工作,多次發表相關文章,對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自己的獨特觀點。
朱高峰認為,受過一定教育,具有一定知識和能力而能在崗位上較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才能為社會作貢獻、創造價值的人都是人才。我國經濟社會正處于轉型階段,面對新階段的客觀形勢和人才需求,朱高峰提出,要使廣大群體中絕大部分人成為人才,首先應當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即“大人才觀”,認識到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要審慎關注新技術條件下的人才能力變化和人才需求分層分類框架,認真調查不同類別和層次的人才真實需求,把人才結構、人才供給等系統性問題搞清楚,充分發揮我國人才資源優勢,有力助推經濟社會轉型。
60年與通信為伴,風雨兼程,朱高峰始終保持著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曾幾何時,面對國外專家的突然撤離,自行研制建設我國第一條對稱電纜60路載波系統,如今,中國信息通信業欣欣向榮,有效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升。從通信空白到走向世界前列,背后有朱高峰和無數像他一樣的科技工作者,靜心篤志、心無旁騖,肯下“數十年磨一劍”的苦功夫,解決實際問題,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方才譜寫了今天信息通信事業的強盛篇章。(吳雙)
推薦
-
-
-
-
-
-
-
-
-
-
英特爾在封裝設計中開發嵌入式電感全集成穩壓器 用于穩定3D堆疊系統功率
英特爾公司在封裝設計中開發了一種嵌入式電感的全集成穩壓器(Fully Integrated Voltage Regulators,...
來源:愛集微
直播更多》
-
商湯科技市值跌破千億大關 投資者對商湯未來預期擔憂
今日商湯港股開盤后繼續大跌,截至發稿...
-
深化雙重預防體系建設 中國聯通召開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建設試點經驗推廣視頻會議
中國聯通集團公司召開安全生產風險隱患...
-
商湯科技市值跌破千億大關 投資者對商湯未來預期擔憂
今日商湯港股開盤后繼續大跌,截至發稿...
-
什么是海洋環境預報 如何精準預報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是指海洋自然環境發生異常或激...
-
長沙地鐵6號線何時通車 長沙地鐵6號線最新消息
6月28日,長沙地鐵6號線啟動初期運營載...
-
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是多少 我國組建了多少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
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1%,組建了5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