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網絡安全行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產融合作良性互促局面逐漸形成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發展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一年。我國網絡安全相關法律法規、行業規章、技術標準等密集發布,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日前,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2021-2022年我國網絡安全產融合作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資本加速為網絡安全發展賦能,我國網絡安全行業發展駛入快車道,整體來看,網絡安全領域產融合作的良性互促局面逐漸形成。
具體來看,2021年,我國網絡安全行業產融合作熱度持續提升。網絡安全領域非上市投融資事件共128起,披露金額超147億元,相較2020年同期,投融資事件數量增長超1倍,投融資金額增長約2倍。
從融資金額來看,超三成事件融資額超過1億元,約兩成事件融資額超過2億元,超億元融資事件數量較上年同期增長約92%。從細分賽道來看,數據安全、工程安全、云安全等領域受關注度較高。從融資階段來看,中后期項目占總融資事件的39.8%,所占比例略低于早期項目的42.2%。進行戰略投資的事件數量遠超上年同期水平,資本更加看好行業未來的整體發展。從地區分布來看,2021年以來,北京、廣東、上海持續發揮在互聯網、平臺軟件及智能制造領域的發展優勢,穩居網絡安全企業創新和投融資活動的“高地”,京滬穗三地投融資事件數量占比達到82.8%。優質安全企業加快上市步伐,但上市企業市值呈現震蕩下行。截至2021年底,我國網絡安全上市企業總市值達到4742.1億元,下跌幅度為6.4%,上市企業數量由24家增長至25家。
《報告》指出,隨著國家層面對于網絡安全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持續提升,網絡安全保險有望迎來超百億元的市場空間。目前,我國網絡安全保險市場已邁入初步探索階段,保費規模突破7080萬元,較上年增長3.2倍以上。此外,網絡安全服務模式越發獲得市場認可。隨著網絡攻擊的增多,企業將提高對網絡安全風險的重視,并看重網絡安全服務的持續性。網絡安全企業的商業模式也將從單一的軟硬件產品銷售向安全服務逐步轉移,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網絡安全市場向服務化轉型的進程會進一步加快。
展望2022年,《報告》認為,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發展正面臨“國家網安關鍵基礎設施步入高速建設期”“國家對數據安全管理進入法治規范期”“國家資本市場進入深化改革期”三期并存的機遇,產融雙方應緊抓發展機遇,進一步構建“創新”與“整合”并存的產業生態,建立特色化、多層次的產融對接服務機制,優化資本網絡安全市場布局,促進產業鏈與資金鏈深度融合,打造互惠互利的新發展格局。
為此,《報告》建議,優化資本網絡安全市場布局,形成包含早期項目、中后期項目、上市公司平臺、產業整合者的全階段產業布局。建立特色化、多層次的產融對接服務機制,組織技術展示會、潛在客戶研討會等多種對接活動;加大產學研合作力度,充分發揮各方優勢;持續開展網絡安全技術應用試點示范工作,挖掘、遴選和推廣具有創新性、先進性、實用性、可推廣性的網絡安全項目。此外,構建“創新”與“整合”并存的產業生態,鼓勵已上市的或已具備上市能力的網絡安全企業充分利用資本工具,整合具有特色的創新型企業,利用創新型企業的差異化創新能力,為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源頭活水,有效發揮各自優勢,為構建良好產業生態貢獻力量。(蘇曉)
推薦
直播更多》
-
深化廉潔文化建設 江蘇金湖電信開展“讀書思廉”廉潔文化活動
年初以來,中國電信江蘇金湖分公司開展...
-
深化廉潔文化建設 江蘇金湖電信開展“讀書思廉”廉潔文化活動
年初以來,中國電信江蘇金湖分公司開展...
-
全球半導體行業未來十年將快速增長 2030年將發展為萬億美元產業
全球半導體行業未來十年將快速增長,預...
-
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 向Twitter發出收購要約
和外界預期的一樣,特斯拉公司 CEO 埃...
-
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廣達發布公告 配合防疫政策暫時停工
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廣達今(13)日發布公告...
-
英特爾公司宣布斥資30億美元 擴建美國奧勒岡州D1X工廠
英特爾公司宣布斥資 30 億美元,擴建...
資訊更多》
焦點
- 2022數字中國創新大賽車聯網安全賽初賽舉辦 吸引500余名選手報名參加
- 發布虛假私有化推文 馬斯克或賠償股東數十億美元
- 奇瑞新能源一季度達成50013輛銷量 實現255.4%同比增長
- 昆山重新調整劃定5個靜態管理區 延長靜默期7天
- 受蘋果用戶隱私政策調整影響 科技巨頭2022年營收將減少近160億美元
- 加快湖北數字化轉型 5G信息技術重塑制造業發展形態
- 斯坦福大學團隊發表論文 展示大腦運動皮層神經網絡如何實現新記憶索引
- 廣東首座華南唯一 廣州匯云數據中心入選2021年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名單
- 慢性疾病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 低齡化趨勢明顯
- 消除線路施工安全隱患 智慧光網云守護系統成為工地“火眼金睛”